首页

宝儿女王

时间:2025-05-26 07:27:30 作者:从“人类社会”转向“人机社会”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城市发展“基因”? 浏览量:82331

5月24日,第十三届民建北大“城市发展论坛”举行。(《中国新闻》报 任德辉 摄)

  “人工智能正深度介入人类生活。人机社会已然到来,曾经以人类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框架,是否仍然适用于当下?”5月24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用单独一页PPT抛出这一问题,为第十三届民建北大“城市发展论坛”拉开了帷幕。

  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为主题。当天,来自社会学、城市管理、环境科学等不同领域的近百位高校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人工智能正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的多重“转向”,重塑城市发展“基因”。

  在邱泽奇看来,传统社会治理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能够形成清晰透明的责任链条,然而,一旦人工智能参与到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当中,便切断了原有的责任链条,导致责任归属模糊,为社会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类挑战,社会治理框架应从‘人类社会’转向‘人机社会’。”邱泽奇建议,应普及“人机契约”,将人机行动者视作一个整体;延伸责任链条,覆盖人工智能应用端与研发端,在保障人工智能有效、可信、可靠的同时,维护人类价值与权益,实现“人机共生”。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多地城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按下“加速键”。2025年,北京12345热线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问题分类、智能标签、回访评价、诉求分析等场景,探索智能审批、交互式办事等服务模式;上海市则聚焦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诉求预填预审、“免申即享”等服务,推动惠企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全过程数智化。

  “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将从行政管理主导的‘压力型’向‘价值共创型’转变。”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表示,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公共服务的“滴滴”“淘宝”,建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信”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富足的社会,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除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也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长期以来,随着人类的环境观测手段不断升级,所产生的环境数据也呈“爆炸式”增长,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让巨量环境数据得以被充分利用。

  “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污染管控动态化、污染预报准确快速、污染溯源精准化,推动环境治理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转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琦在论坛上分享了一则案例:四川省德阳、绵阳等城市通过投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对空气污染精准溯源,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2024年全年污染预警天数同比减少58天,有效避免污染防治“一刀切”带来的工业产值损失。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成败、更关乎亿万人民的幸福。”民建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陈效逑表示,民建北大“城市发展论坛”自2013年创立以来,每年举办一届,持续关注以城市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等方面问题,凝聚民建会员力量,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形成了近百篇演讲笔录的意见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完)(《中国新闻》报 任德辉)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之前公司从国外采购粮食需要操心途中铁海运输衔接、货物换装、业务办理等问题,此次‘一单制’综合服务不仅为公司提供了物流、报关、仓储等一揽子服务,还让公司获得300万元融资支持,运输时效节约了10至15天,资金占用和物流综合成本降低了40%,真是便利又高效,接下来,我们也会持续加强与陆海新通道公司合作。”遵义臻鑫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桃凤说。

马达加斯加高等宪法法院宣布拉乔利纳当选总统 中方表示诚挚祝贺

焕亮表示,影院数量和影厅都是有限的,点映肯定会占用其他电影的正常排片,但因为一般情况下点映的规模比较小,只占到百分之几,所以行业内都是认可的。

乌镇峰会聚焦金融科技 数智时代如何推动“金融向善”?

2021年10月,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深刻回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

“陪跑”新质生产力,政府引导基金如何更“耐心”?

90年前,1.4万名红军将士从宁化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跨越大半个中国,勾画出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刊宪生效

如果说传统的“人放天养”农作模式是顺应自然,那现代的绿色生态养殖则是人类在逐步了解自然后,根据湿地环境特点拓展出的科学种养模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